众所周知,混合型产品由于资产配置的弹性空间极大,产品收益与风险完全取决于管理人对资本市场的判断,因此管理难度较大。
近年来,理财、P2P、互联网金融等字眼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上,一方面说明大众理财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理财是‘高大上’们的专利”的传统思维正在受到挑战。
上半年产品平均收益跻身三甲的是华龙、华西和华林证券,均超10%;排名垫底的湘财、民生证券收益率分别为-13.65%、-8.25%;昔日明星兴业证券(9.01, -0.04, -0.44%)仅排在中游 文|《投资时报》记者 汤巾 政策松绑,让券商资管业务“老树发新芽”,逐渐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根据原有的证券客户资产管理条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不能保本保收益。2012年10月18日,资管新政明确允许集合计划份额分级,券商相关产品实现“约定收益”成为可能。 有了政策的支持,券商的产品创新更加如鱼得水,纷纷加大产品的发行力度。2013年开始,分级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Wind资讯统计,2013年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成立数量达到1948只,今年上半年又新增767只,其中大量是分级产品。不过,较大的杠杆率也让分级产品冰火两重天,业绩差异悬殊。 如今又到“中考”时点,各券商的资管产品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为了更好地检验券商的主动投资能力,7月上旬,《投资时报》对2014年以前成立的股票型和混合型集合理财产品进行了统计,剔除6月份没有披露净值的产品后,最终得到494只产品的业绩排名,再将产品收益率按公司平均,形成“投资时报·券商资管
新春伊始,2014年刚刚过去一个多月,券商资管就交出令市场咋舌的佳绩,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2月14日,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净值业绩排行榜中,“华龙金智汇7号次级”今年以来以总回报87.78%高居榜首,“东海翔龙3号B”和“东海翔龙2号B”分别以79.43%和79.37%位列其后。与券商资管“三强”的业绩相比,其他公募、阳光私募等资管类产品简直弱爆了,整体来看,券商资管也一改前一年度的颓势,在马年之初打了一个翻身仗。 Wind资讯统计显示,2013年券商集合理财业绩排行榜前十只产品背后的管理人皆为大券商,前三名分别为“国泰君安君享重阳”、“东方红5号”和“中银中国红稳定价值”,当年总的收益分别为66.61%、46.83%与43.11%。记者梳理统计发现,这三款产品背后的三家券商国泰君安、东方证券以及中银证券也一直是券商资管界的“常胜将军”。 而今年的券商资管“新科状元”的管理人华龙证券以及紧随其后的两只产品的管理人东海证券此前并未在业界有过太抢眼的表现,仅1个多月的时间收益率就“秒杀”传统资管王牌,让人惊呼,马年难道是小券商的“逆袭”之年?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梳理数据发现,上述2013年券商集合理财业绩前三名今年以来的业绩表现平平,而诸多小券商旗
一、量化投资的历史 从历史上看,第一支现代意义上的股票在1606年由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发行。在这之后的400多年间,在投资界有各种各样的交易流派出现,但是现代意义下的量化交易却是在1980年代初才兴起,迄今也不过只有30余年的历史。什么是量化投资?一般说来,量化投资指的是用数学模型选取并交易有价证券。这些数学模型往往基于经济学理论或者市场观测到的规律,经历长时间历史数据的检验,编制成程序交由电脑交易。过程中几乎没有人为干预。 著名的量化基金有:JamesSimons(西蒙斯)1982年创立文艺复兴科技公司(RenaissanceTechnology)。David Shaw,对冲基金D.E.Shaw的创始人,1986年加入摩根斯坦利的APT量化交易组。这个组利用一种叫配对交易(pairstrading)的量化策略在当年赚了约四千万美元。1989年图灵奖的主办单位计算机协会(ACM)下属的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小组(SIGKDD)举办了第一届数据挖掘的学术年会,出版了专门期刊。1988年以来,西蒙斯掌管的的大奖章(Medallion)对冲基金年均回报率高达34%,这个数字较索罗斯等投资大师同期的年均回报率要高出10个百分点,较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年均回报率则高出20多个百分点,而且稳定性更佳;从2002年底至2005年底,规
风光无限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最近的收益率正在一路下滑。一度被远远抛在后面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都超过了6%。
临近年末,监管层一系列大动作让包括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应接不暇”;与此同时,市场风格演变持续,创业板调整加剧。 刚过去的一周,在基本面和政策面的双重“变局”下,基金匆忙转身:研究最新政策、更新产品策略、调整投资布局……“估计春节前都很难休息了”。 而随着投资收官渐近,基金业绩排名激战正酣,这场突如其来的变局更是给一年一度的年末基金争位大戏增添了几多变数。 本报记者 丁宁 研究先行 “学习中跨年” “正在开会”。 当11月的最后一个周六,IPO重启消息传来,记者拨通上海某基金经理的电话时,得到上述回应。 “感觉比较突然,投研的同事临时被召集开紧急会议。”该基金经理事后接受采访时表示。此前一周,有关方面对IPO时间表的问题态度依然是“维持原口径”。 然而忙碌的一周才刚开始。 此后,证监会相继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公司股东公开发售股份暂行规定》等多项配套政策。一周之内监管层连推四策,基金公司紧急跟进,“开班学习”。 “由于后续配套政策还会推出,大家都做好了在学习中跨年的准备”。 沪上另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12月份就没闲着,一直开会研究新政;加上一些过会企